首页 > 领事服务 > 领事保护与协助
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
2023/07/12
为帮助旅法同胞更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,中国驻法国使领馆根据工作中了解掌握情况,总结了几种常见诈骗手法并提出相应防范建议,希望大家以案为鉴、提高警惕,切实维护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。
案例一:假冒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
李先生接到一通自称国内某检察院工作人员电话,称其涉及一起跨国金融案件被通缉侦办。李先生按要求通过社交软件与对方建立联系后,对方向李先生发送了所谓“逮捕令”、“保密函”等文件,后经李先生申辩,对方称有可能是李先生的身份证被人冒用,并以保护资金安全为由要求李先生将账户内资金转入所谓“安全账户”监管。转账成功后,所谓“检察院工作人员”立即销声匿迹。
防范建议: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及信用卡诈骗、跨境洗钱或其他刑事案件,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转账汇款,不会要求接电人回拨任何电话号码与所谓“国际刑警中心”或国内公检法机关等机构进行下一步联系,请大家不要相信自称“公检法人员”的一面之词。
案例二:通过交友理财实施诈骗
赵女士通过网络交友平台认识了一位男士,并迅速与对方确立“恋爱关系”。随着“感情升温”,该男士为赵女士在某网站开设了买卖虚拟货币账户,并出资5万元供赵女士使用,在初步盈利后,赵女士禁不住对方劝说,自掏腰包追加30万资金。但没想到,注资后账号再也无法登录,而此时“男友”也失去了联系。
防范建议: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与受害人交友、网恋,取得对方信任后,诱骗当事人在虚假投资平台注资。此类平台往往使用蝇头小利诱骗用户追加资金或缴纳大额保证金。不法分子还可能包装成“理财大师”,把受害人拉进所谓“理财群”实施诈骗。提醒大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恋爱观,不要相信各种“一夜暴富”的理财陷阱,不要向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转账汇款。